西安校友李燕作为校友代表在我校2025届
毕业典礼上发言
6月24日上午,我校在科学会堂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西安交大一附院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校03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李燕女士作为校友代表受邀参会并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典礼上,李燕校友表示:今天,站在母校的毕业典礼上,心情无比激动。二十七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怀揣着对医学的憧憬与忐忑,走进这方承载着青春与梦想的校园。而今天,我以校友的身份回到这里,既是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深情回望,也是想与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分享一些关于成长与选择的感悟。
一、母校的馈赠:从懵懂到笃定的起
李燕在典礼上回忆道:1998年的秋天,我背着行囊来到长治医学院。那时的我对医学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名词和父母的期许中。但母校用五年的时光,为我铺就了一条通往理想的道路。 记得解剖课上,老师带着我们第一次触摸人体标本时的敬畏;记得生理学实验中,显微镜下细胞跳动的震撼;更记得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手把手教我查体、问诊的耐心。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课、那些反复练习的操作技能,那些深夜图书馆的灯光,如今都成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是一种“敬畏生命、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在后来攻读硕士、博士时,敢于挑战科研难题;让我在军队医院工作时,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更让我在组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时,有勇气带领团队在西北地区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
二、感恩与传承:母校是我永远的底气
在典礼上李燕校友指出:从长治医学院到第四军医大学,再到西安交大,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母校的滋养。我至今记得,当年考研时,母校的老师为我写推荐信、分享备考经验;记得参军入伍时,学院领导鼓励我“带着长医人的精神去保家卫国”;更记得转业后,每当遇到困难,母校的校友总会伸出援手。这种“长医人”的归属感,让我在异乡打拼时始终充满力量。今天,我想对母校说一声:谢谢您!是您用严谨的学风、务实的态度,教会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者;是您用包容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让我明白“大医精诚”的真正含义。这份恩情,我将用一生去回报。
三、致毕业生: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方向
在典礼上李燕校友呼吁:同学们,今天的你们,或许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深造、投身临床,还是探索科研?我想说,没有一条路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一条路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不忘初心”。当年我选择攻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因为在临床中遇到了太多无法解答的难题,我想从分子层面寻找答案;后来我选择参军,是因为渴望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践行医者的使命;如今我组建脑科学研究中心,是因为看到神经疾病患者的痛苦,想为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量。人生的选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而是不断追问“我真正想做什么”的过程。 无论你们选择哪条路,请记住:母校赋予你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面对诱惑时的清醒、面对责任时的担当。
四、无悔青春:以热爱之名,奔赴山海
最后,李燕校友送上祝愿: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青春不是年龄,而是心态;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未来的路上,你们可能会遇到科研的瓶颈、职业的迷茫、生活的压力,但请相信,那些在长医校园里熬过的夜、流过的汗、收获的友情与师恩,都会成为你们最坚实的铠甲。愿你们永远保持对医学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未知的好奇;愿你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更愿你们无论走多远,都能记得:长治医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同学们,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愿你们带着母校的嘱托,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发言结束后李燕校友又在我校望岳堂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肠道菌群失调在AD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小链接:
李燕,西安交大一附院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3年毕业于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陕西省杰青。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编教材和专著4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uron、J Clin Invest、Mol Ther、Gut Microbes、Transl Psychiatry、Glia、Theranostics、J Biol Chem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被F1000Prime、美国NIH基因治疗研究所等机构推荐。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包括重大研究计划1项)。受邀作为会议Co-chair参加首届世界转录组学大会,连续三次受邀参加世界ADHD大会并做大会报告。